他的外型取自“单面山”,
他的筹建用了19年;
他讲述宜兰古老的过往,
他展示宜兰美妙的将来!
他,叫兰阳博物馆,
从孕育到出生,阅历了无数的曲折,
从一钢、一石,积澱出宜兰的地标,
他是一个自满,
一个属于宜兰人的自满!
* 1991年开端,宜兰人就开端计划建造一座以兰阳平原的人文汗青为主题的博物馆,也许是“功德多磨”,也许是“机缘有时”,这个妄想一向到2010年才得以实现。
兰阳博物馆建在宜兰头城*乌石港*内,倾斜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台湾北部多见的“单面山”*地质构造。
* 头城:1797年,漳浦人吴沙赞助噶玛兰地域原居民治好瘟疫,原居民感恩,许可他们进行开垦。吴沙他们便把第一个的开垦点,叫做“头围”,后来这裏成为汉番生存最集中、商业最闹热的地点,是以又被称作了“头城”。
* 乌石港:顾名思义,宜兰头城港湾中有光彩乌黑的伟大礁石,先民们便把海港称作“乌石港”。
* 单面山:又叫“单斜岭”、“半屏山”、“猪背岭”,是一面山型如同刀切(剥蚀坡),一面山型成缓坡(结构坡)的地质形态,台湾东北部时常可见这种地质。
三角形的现代架构时尚的把悠长的汗青从新包装,面前怎能不为之一亮。
上一页123下一页在本页阅读全文